
2025年4月29日下午13:00,由电子信息学院举办的研究生卓越讲坛系列活动第二讲正式在E教116开讲。本次讲坛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迪老师,围绕“卫星海洋微波遥感技术与应用”这一前沿课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吸引了众多校内学者和师生踊跃参与。
讲座伊始,朱迪老师以专业且简洁的开场介绍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从遥感、微波、微波遥感以及电磁辐射物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讲起,深入剖析了微波遥感的独特优势。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被动微波遥感,朱迪老师巧妙地借助人类听觉系统进行模拟,抽象的学术概念瞬间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随后,朱迪老师详细梳理了海洋微波遥感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自己参与研制的中法海洋卫星系统的相关情况,包括卫星的研制过程以及在轨运行状态。这些一手信息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现场气氛热烈。

随着讲解的深入,朱迪老师聚焦于卫星海洋微波遥感的前沿应用领域,详细介绍了海面风场探测、海面流场、海洋盐度和温度探测、海面高度测量等关键技术应用。朱迪老师指出,风既可以是宝贵的资源,也可能引发灾害,通过卫星遥感海面风场,能够在气候变化研究、海上风电场建设、灾害天气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流的观测与预报,则对水文气象保障、生态保护、海洋生产、海上救援以及污染物扩散监测等意义重大。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海洋盐度和温度探测不可或缺,因为海面蒸发释放的潜热能量在气候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对海洋高度的精确探测,有助于实现海洋动力环境数值同化预报、服务海洋军事应用以及海洋防灾减灾等目标。这些前沿应用为同学们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启发了大家在相关领域的深入思考。

作为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卓越讲坛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次讲座搭建了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学术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传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前沿的专业知识,还获得了与领域大咖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这对提升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大有裨益。展望未来,随着研究生卓越讲坛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将不断为学校的学术生态注入新的活力,助力研究生拓宽研究领域,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