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宪法宣传周”,2014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教育部于宪法日在全国普及宪法教育”,今年恰逢十周年。在此之际,12月11日,电子信息学院在临港校区17宿德信书院成功开展了“以‘例’释法,弘扬宪法精神”宪法宣传周专题讲座。讲座由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黄骏彪主讲。
讲座伊始,黄老师开宗明义地表明宪法的精神实质,即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与保障公民的权利自由。接着,黄老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宿舍住宅权与集体安全检查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实践角度导入宪法的精神实质概念,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并相应阐释了,并非所有权利都是毫无界限、不受制约的。

讲座之中,黄老师以历年权威中国宪法事例为蓝本,通过原文法条、法理释析的讲解模式,结合人们实际生活,以1999年“宪法司法化第一案”齐玉苓案、2020年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为宪法事例,解析了“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事例”;以2002年“宪法平等权第一案”、2003年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为宪法事例,解析了“平等就业权的基本权利事例”;以2006年手机短信侮辱县委书记“彭水诗案”为国家权力事例,解析了“监督权的宪法事例”;以2013年“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为宪法事例,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宪法事例”。黄老师通过一个个有温度的宪法事例讲解,展现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前进步伐。

讲座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通过学习宪法事例,切实体会了宪法一直在为普通人的基本权利保驾护航,生动感受了列宁所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深刻理解了思政课关于“维护宪法权威”的教学内容。

本次讲座,是学校年度“宪法宣传周”系列讲座之一,也是学校与电子信息学院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更是学校思政课“法治观”教学走实走深的有效举措。今后,我们将继续合作对接,持续开展校园普法活动,推动法治文化育人,进一步推进学校“大思政”格局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