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孙莉,女,1979年11 月出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创新统筹项目、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航空基金、空装航电专项等12项课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研发项目、973子课题、军委科技委项目申报与研发十余项。申请专利48项,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和国内期刊共发表文章40余篇,SCI检索18篇,也是TGARS、PIER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2008、2009 年分别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获得2021年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长期从事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和数据挖掘领域研究。
我希望带的学生,不仅仅是学术型选手,也可以是有动手能力、愿意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无论你是想深入学术,还是未来计划进入工业界,只要你愿意付出,课题组都会为你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4.03-2010.10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
2012.12-2015.06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博士后
2004.03-2019.02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讲师/副教授
2019.07-至今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2020.05-至今江苏思远集成电路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三、在研项目
2022.11-2025.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跨境贸易协同服务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2022.01-2024.12 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优秀文化元素创意转化及开放共享技术集成与应用;
2022.01-2024.12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藏式建筑彩绘的数字化保护与共享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02-2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时序对抗网络模型和微多普勒效应的人体步态精细识别技术研究(已结项)
2015.01-2019.12 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工业领域:基于特征学习和子模函数的 SAR 图像地物提取研究(已结项)
四、课题组概况
XJTU-LDLab 课题组 主要研究智能决策与博弈、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工业智能控制、AI for Science、多模态大模型、强化学习等前沿方向。团队由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组成,涵盖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工程、自动化、数学、外语等多个学科背景。
课题组主页(B站):XJTU-LDLab(https://space.bilibili.com/3546828471536346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与组会报告)
硬件设施:
Intel Xeon Platinum 8375C CPU,NVIDIA A100 80G × 4,256GB 内存
Intel Xeon Gold 6226R × 2(64 核),NVIDIA RTX 3090 × 1,128GB 内存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上海电机学院)
1. 2023 级 杨烨
实习单位: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央企)
学术:目前在审论文 10 余篇,其中第一作者 3 篇(涵盖 SCI 期刊、ACL 会议),申请 2 项发明专利。
已发表专利:
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进行海关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专利号: Z1202410935013.1)
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海关实务问答识别方法(专利号: Z1202411315996.5)
2. 2024 级 刘森(本科专业:英语)
学术:目前在审论文 2 篇,已发表 1 篇SCI。
已发表论文:
HU Rong, LIU Sen, QI Panpan, LIU Jingyi, LI Fengyuan. ICCA-RAG: Intelligent Customs Clearance Assistant Usin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J]. IEEE Access, 2025, 13: 39711-39726. DOI: 10.1109/ACCESS.2025.3544408(SCI 3区 共一)
已发表专利:
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海关实务问答识别方法(专利号: Z1202411315996.5)
刘森本科是英语专业,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跨学科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并已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如果你也是跨专业的同学,完全可以参考他的路径!
六、招生要求&课题组支持
① 我们希望你具备以下特质:
1、能动手,愿意学,能坚持。会编程、科研、工程实践,或者至少对这些感兴趣,愿意花时间钻研。
2、没有科研或竞赛经历也没关系,但你要能证明自己踏实肯干(包括但不局限于本科成绩不错、拿过奖学金、考研分数高、工作经历丰富等)。
3、跨专业、跨学科的同学也欢迎,但你要有实际的学习动力,愿意补课题组相关的知识,我们也有培养跨学科人才的经验。
② 加入课题组,你能得到什么?
✅ 我们不会让你打白工,但成长需要你自己投入
你不会是“廉价劳动力”,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单纯执行任务。
你做的课题会有明确的目标,不管是论文、项目还是代码,最终都会有看得见的成果。
但没有“手把手教到底”这一说,我们会提供方向、资源和经验,核心的成长还是要靠你自己主动探索和实践。
✅ 论文、项目、代码,三者都可以走得通
如果你想做学术,我们可以帮你找到合适的方向,至少能保证你毕业时有像样的论文,至于是不是顶会、SCI,要看你的投入程度。
如果你更偏向工业应用,我们有企业合作和实际项目,能让你在毕业时不只是“写过代码”,而是真的做过工程。
如果你不确定未来方向,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但前提是你愿意学习,而不是等着导师安排一切。
✅ 毕业后,至少你能带走一些真正的能力
想读博?博士申请的关键还是你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我们能提供支持,但你需要自己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
想进工业界?课题组有行业合作资源,我们可以帮你对接实习、内推,和提升你的项目经验,但最终还是靠你自己去争取。
现实一点,我们不承诺“高薪工作”或“顶级博士机会”,但可以保证你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们不会画大饼,但如果你愿意学、愿意做,至少不会白白浪费三年时间。有前途的路径,我们会尽力帮你规划,但最终的选择和努力,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我们的理念:资源置换,你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如果你只是想“混个文凭”,这里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真心想学点东西,不想浪费研究生时间,我们一定会让你的努力值得。
七、联系方式
导师联系方式:
孙莉(导师):sl_lxa@mail.nwpu.edu.cn
导师电话:13572900085
在读学生邮箱(可直接联系,了解课题组实际情况):
杨烨(2023级):yangye@st.sdju.edu.cn
刘森(2024级):liusen@st.sdju.edu.cn
如果你对课题组感兴趣,欢迎随时联系!你可以直接问在读的学长学姐,了解他们的真实体验,也可以邮件或电话联系导师,期待你的加入!